去年的四月某日,是我最難以忘懷的日子。
那天晚上六點多,我先生和平常一樣去叫我婆婆起來吃晚餐,卻一直搖不醒她,我和我先生都覺得不太對勁,就趕緊叫救護車直奔台北榮民總醫院,也從此刻起,我家就陷入一片混亂。
在經過急診室醫師一連串的檢查報告,確認是嚴重的「腦栓塞」,而且是左右腦全都塞住了。由記得當時陳昌明醫師曾詢問我們:「可知道是在何時塞住的?」我趕忙回答:「我婆婆有午睡及臥床休息的習慣,我和我先生也剛下班,一進門就忙著做晚飯,平常也是晚飯的時候,才去叫她起來吃飯,所以這次也沒有特別去注意,才會導致這種情形發生。」陳醫師聽了我的敘述後,當下就告訴我們:「很可惜,不知何時塞住的?不然在一開始發生時,就把握住黃金三小時,以抗凝血劑控制,或許成功率會升高,既已錯失良機,也只能觀察七十二小時,再做後續治療了。」聽完醫師的病況說明後,心中不由一陣鼻酸,眼淚一直在眼中打轉,我心理不斷在告訴自己:「要深呼吸!要穩住!哭,並不能解決事情,既然遇上了,就要有勇氣面對,妳可以的,妳一定可以的,加油!」
從那天開始,我就一直待在急診室陪在婆婆身邊,一步也不敢離開。就這要在急診室待了四十幾個小時後,加護病房還是沒有空床,後來只好先送往中正樓的162病房,病床一推到房間,只見三、四位護士急忙前來處理,換上乾淨的被單,並為我婆婆接上管子,又不知從哪裡推來了一堆儀器和線路,我則心慌意亂的拉住一位護士直問:「我婆婆尚在72小時觀察期,況且我什麼都不懂,也不曾照顧過如此危急的病人,我真得不知該怎麼做才好?」沒想到護士小姐反而很親切的安慰我說:「別著急,我們會負責教會你如何照顧病人,不懂的地方就儘量問我們或病房助理。」那時的我就在她們的協助教導下,從心慌意亂不知從何下手,到心平氣和熟練的幫婆婆灌食、擦澡、清理大小便、翻身、拍痰、更換衣物、床單•••等等,一切都在陌生、笨拙中不停的摸索,也就這麼一路走了過來,其中的滋味,實在是五味雜陳,好在我和我先生都還算是樂觀的人,彼此互相鼓勵,苦中作樂,秉持著哭也是一天,笑也是一天,端看你如何選擇。而我總覺得照顧病人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,對病人能有所幫助,不是嗎?
但即使是扮演照顧的人,偶爾也需要出去走走,紓解一下壓力,找看看自己有否任何喜好的事務,輕鬆一下,再重新調整,轉換心境是有必要的,首要是要愛惜自己,才有餘力去照顧別人,這幾乎是永遠不變的道理。
我先生是獨子,而我公公在六十幾歲時就罹患心肌梗塞及糖尿病、氣喘等慢性病,每逢季節交替時,他的氣喘就發作,血糖因此而飆高,人就陷入昏迷,需緊急送醫。這種狀況每年都一再重演,有時一年進出兩三趟。另外由於婆婆年紀也大了,又有高血壓,舉凡辦年貨、烹調、祭拜、跑醫院•••全都落在我們夫妻身上。記得有好幾年,都是將年菜打包好送到醫院,再一起陪公公吃年夜飯,直到93年公公往生,享年83歲。我們夫妻也是在這漫長的歲月中,摸索出該如何調整心情,無形中抗壓力也增加了不少,不知該說幸還是不幸?
如今,我婆婆也在95年11月中旬追隨我公公當神仙去了,而我也在162病房春梅護理長的鼓勵下,透過社會局找到紅十字會,上了課也拿到了證書,正式加入照顧服務員的工作行列。在此我要感謝台北榮總162病房的醫護人員,由於她們的鼓勵和教導,讓我在俗稱『LKK』的年紀,又有了再度就業的機會,真是感恩不盡!
在我當上照顧服務員後,發現這是一個良心事業,必須具備『愛心與耐心』,方能盡心照顧好病人。我想在不久的將來,會是一個屬於「銀髮族」的時代,屆時照顧服務員的需求量將會更大,現今社會經濟衰退,龐大的責任與看護費支出,很有可能會成為壓垮家中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,令人不得不三思
。 |